第 239 章 前后侍中的火花_爹你歇歇,今天轮到我骂李世民了
欧尚小说网 > 爹你歇歇,今天轮到我骂李世民了 > 第 239 章 前后侍中的火花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 239 章 前后侍中的火花

  “陛下。”

  魏叔玉依然固执的回道:“科举就是朝廷提拔人才的途径,士农工商……”

  “朕说了,此事无需再议!”

  话还未说完,便又一次被李世民打断……

  为了开创科举,隋炀帝跟士族关系产生裂缝。

  他大唐又何其艰辛。

  大唐立国五年,李渊才耗费心神举办了第一次科举。

  “陛下!”

  魏叔玉开口道:“那商贾为朝廷办事,他们能得到什么?”

  这一次,李世民尚未回话,崔义玄便率先站了出来。

  李世民这么给面子。

  他自然投桃报李,将责任揽过来。

  “贤侄,商贾获得了钱跟安全。”

  崔义玄捋着胡须道:“他们现在受朝廷保护,行商也更安全了。”

  小基基的爹啊。

  没事。

  你揍小基基,我也揍小基基。

  我俩谁也不怕谁。

  “这不对吧?”

  魏叔玉皱眉反问道:“商人纳税,朝廷保护他们不是理所应当的吗?”

  “如果朝廷不保护自己的子民,他们又为何要纳税呢?”

  嗯?

  不给面子?

  “你也说了,他们是大唐的子民。”

  崔义玄的思路极为霸道:“既然他们是大唐的子民,那就得遵守大唐的规矩!”

  “大唐明令,商贾不得参与科举,那他们就得听!”

  “不听……死路一条!”

  崔义玄讲究的就是一个霸道!

  而他这种气势,也给士族官员带来了强大的信心。

  不少士族官员用讥讽的眼神看着魏叔玉。

  就你还想跟士族斗?

  还太嫩了点!

  “这么说朝廷一点路的不肯给?”魏叔玉声音沉了下来。

  “不不不……”

  崔义玄笑着摇摇头:“朝廷还是很通情达理的。”

  “只要他们不从商,按自己的辈分算,抛开上下四代,依然能参加科举的。”

  “例如他的曾祖父到官府报备后……”

  “曾祖父,祖父,父亲,自己。”

  “轮到儿子的时候,只要四代不从商就可以参加科举。”

  “当然,如果祖上死光了……那只能轮到曾孙的儿子了。”

  崔义玄看似在认真的解释,言语间却带着对商人浓浓的嘲讽。

  魏叔玉无语。

  四代?

  等第五代能参加科举,坟头草都能当遮阳伞了。

  眼看魏叔玉不说话,不少士族都路了意味深长的眼神。

  小魏也不过如此啊……

  在崔义玄面前毫无还嘴之力。

  突然……

  魏叔玉笑了起来。

  “谢崔叔解惑了……”

  魏叔玉笑着一抱拳:“但这跟我说的有关系吗?”

  嗯?

  群臣一呆。

  你不是要……要……

  细细一想,魏叔玉好像只说了要给商人讨福利。

  并未细说问题。

  “那你是何意?”

  崔义玄板着脸问道。

  “陛下。”

  魏叔玉对着李世民躬身:“臣清楚商贾从政,乃是大忌讳。”

  “但丝绸之路开拓后,需要大量的商贾跑商带动大唐经济……”

  “如果没有好处,他们又为何要跋山涉水向外跑呢?”

  “臣不是说让商贾参与科举,而是给他们的嫡系子孙一个名额!”

  李世民沉吟。

  如果仅仅是一个名额的话,不过分。

  但是士族……

  李世民将目光看向了崔义玄。

  “胡闹!”

  崔义玄呵斥道:“朝廷之所以禁止商贾从政,不是朝廷针对他们。”

  “而是权力跟金钱挂钩,很容易让他们迷失自己!”

  “更容易让他们以权谋私、贪赃枉法!”

  士族官员点了点头。

  小魏虽然难缠了点,但崔义玄切入的点还是很犀利的。

  “所以我并不是让商贾从政!”

  魏叔玉据理力争道:“而是给商贾之子开放一个名额!”

  “那如果以后那些商贾之子从政犯事了,这个责任谁来担?”

  崔义玄踏出一步,呵斥道:“你吗?”

  又开始剑拔弩张了。

  又喷出火气了。

  群臣无语……

  “你这什么狗屁说辞?”

  魏叔玉破口大骂:“那臣子犯错,这个锅谁来担,陛下吗?”

  李世民:???

  群臣偷偷瞄了眼李世民。

  果不其然,陛下的脸又黑了……

  “商是商,官是官!”

  崔义玄厉喝道:“两者泾渭分明!”

  “商为民,官为臣!”

  魏叔玉驳斥道:“都属大唐臣民!”

  “小子休要胡搅蛮缠!”

  崔义玄终于是被气着了:“商政绝不能共事而处!”

  “老头莫非耳聋失聪?”

  魏叔玉继续无情的反驳:“我说的是父子各走一道。”

  草。

  崔义玄气的咬牙切齿。

  老夫好歹是基儿的爹。

  基儿跟你走那么近,你当真是一点面子都不给?

  信不信我回府就把儿子打的下不了床!

  让你们断了来往!

  “叔玉,你可知大唐何为重农抑商?”

  眼见崔义玄搞不定魏叔玉,王珪站了出来……

  崔义玄为清河崔氏。

  王珪为太原王氏。

  都属五姓七望!

  在关乎士族利益的大方向之上,他们会不由自主的抱团!

  “以农为本……”

  “此乃国策,为一国之根基!”

  “你提倡重商,陛下隆恩给了你机会。”

  “但现在你还想让商人之子从政,这是在动摇国本!”

  “跑商有钱挣、跑商也可以做官……”

  “这会严重打击农民开垦农田的热情!”

  “短时间或许看不出什么。”

  “但若是时间一长,大唐的根就烂了……”

  哗。

  群臣哗然。

  不愧是跟魏征一同担任过侍中的王珪啊。

  平时闷声不响,半个屁都不放。

  一上来就是九族都不够诛的大罪。

  这话里话外、绵里藏针、山呼海啸的攻势,简直就是杀人于无形。

  一旁。

  魏征的脸沉了下去。

  虽然两人关系不错,但是……

  你为了士族的利益,全然不顾吾儿的生死,真是一点情谊都不顾啊。

  既然你敢做初一,就别怪我做十五!

  当即踏出一步出列……

  “以农为本是国策!”

  “但重商亦是国策。”

  魏征坦荡的反驳道:“首先你得先搞清楚一件事情,重商乃是经过文武百官、陛下通过议案的……”

  “玄成,你要跟我辩?”

  王珪回过身,笑了笑

  “吾只是就事论事!”

  两人对立,眼中擦拭出一抹火花。

  同为建成幕僚。

  同担任过谏议大夫。

  同担任过侍中。

  两人的履历几乎是一模一样!

  王珪唯一的优势……便是比魏征年长了十岁!

  “那就辩辩吧……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osshu.cc。欧尚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osshu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